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857wx.com

第179节(2 / 4)

子之位空缺出来了,胤褆他们不敢奢想能够马上继承康熙的皇位,但却都想让自己成为下一任储君,坐等康熙过世以后登山那至高无上的位置。

朝堂并没有因为胤礽的离开而平静下来多久,到了八月份的时候,朝中想要设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,都在期盼康熙能够尽早的把新太子人选给定下来!

这个时候康熙是不愿意再重新立下一个太子的,毕竟他为了大清的未来和自己的权利不受威胁,这才忍痛把最宠爱的胤礽给废,还让胤礽带着一家人流亡海外,如今更是生死不知?

这个时候要是被下面的朝堂和那些儿子威胁着重新设立一位太子,岂不是白费了一场功夫,还让自己失去了胤礽这个儿子?

要是手中没有握着绝对的武力,康熙自己的身体要是差一点,跟一个普通五十七岁老人一样,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多久的时候,康熙可能还会产生一点动摇,考虑要不要重新设立一位太子?

可如今康熙身体非常健康,自我感觉再活几十年都没有问题,这个时候让他立太子,岂不是跟逼着他把手中的权利分出去,让其中一个人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自己皇位?

对于掌控欲权利欲非常强的康熙来说,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再逼自己让权,这他可不能够忍!

看着在朝堂上蹦跶得非常厉害的老大老八以及老十四,还有其他虽然没争得那么明显,但明里暗里也积极在自己面前表现,想要获得自己好感的儿子,康熙非但没有感到高兴,反而有一种权威被人窥视的冒犯之感。

果然随着这些儿子一个个长大就不可爱了,只知道窥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,就不能够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办差,自己给谁不给谁那都得看他们的表现,怎么能够这么积极的想上来抢自己呢?

胤褆他们不是没有感受到康熙的不悦,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可不能够退,要是退缩了让其他人夺了太子之位的话,那他们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
看着御案上那一堆请求自己立太子的奏折,康熙心理是十分恼怒的。

一气之下他倒是想要看看谁在朝堂上蹦跶得最欢,干脆让朝中大臣主动推荐哪位皇子有资格当太子?

那些朝臣还以为说动康熙了呢,自然十分积极的把自己心目中的太子人选给报了上去,选老大、老三、老四、老八、十四的人都有不少,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老大和老八这两个人了,一个是皇长子,立嫡立长,胤褆作为皇长子,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他的。

老大胤禩的人缘最好,礼贤下士,在朝中的呼声也是最高的,加上胤禩身后有老九老十支持,手底下拉拢的势力还是不小的。

康熙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还能够活不少年头,即使他要重新立太子,人选也不会从前面年纪比较大的儿子当中选了。

老大和老八他们呼声越是高,就越是刺痛了康熙那颗敏感的心,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。

让康熙不高兴的人,康熙自然也不会让他们高兴,这天在大朝会上,康熙就开启了他那嘲讽诛心的之言,直接把老大老八给骂得恨不得立马原地消失---就再也不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康熙这些辱骂了,简直就是杀人诛心啊,什么辛者库贱人之子哪里痛就往哪里戳,好像下面站着的不是自己的儿子,而是自己的大仇人一样!

康熙把人骂的差点去死以后,这才不大痛快的处罚了好几个在朝堂上跳得比较欢的大臣,摘了他们头顶的乌纱帽让人拖下去以后,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起来,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引起康熙的注意,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!

把自己这一段时间受的气都给发泄一顿出来以后,康熙心里就舒服多了。

看着底下跪着一地儿子和朝臣,康熙只觉得麻烦,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感觉了。

幸好他一直都有好好的培养手下人习武,把军权和暗卫以及身边的禁卫军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。

底下这些儿子和朝臣即使心里再不服气,也只能够给康熙给憋回去。

要是这些人做的事情逾矩触碰到康熙的逆鳞了,康熙其实也不介意用雷霆手段把这些人处理一番的。

以前为了稳固大清的局势,不得不封一个太子来证明大清后继有人。

可如今康熙都在为差不多五十多年了,手中已经牢牢的把控住了局面,早已经不需要再因为外界的因素重立太子了。

既然已经忍痛把自己亲手养育大三十多年的优秀太子给废了,康熙就没想过马上重新再立一个太子了。

胤褆和胤禩两个人被康熙打击得最惨,在那么多人面前被自己皇阿玛一点面子都不留的骂得这么惨,可以说面子和里子都丢尽了!

这还不是让胤褆和胤禩他们最难过的。

康熙骂完他们两个亲儿子以后,可是又继续动手处理了一大批蹦跶得比较欢的人。

这些人里面,很大一部分可都是胤褆和胤禩自己派系的人,这次逼着康熙立太子的事情,可以说所有人都没有讨到好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